關懷在地生態 知性另類遊
寶島台灣以其特有的地理環境孕育了豐富的生態體系,特別在春夏交際的5、6月間,從北到南各式動、植物紛紛在盛夏來臨前,活耀於台灣各地。想在飽覽台灣美景之外,來趟另類知性生態之旅,現在正是時候。
神話再現馬祖賞燕鷗
冬去春來,當台灣許多冬候鳥接受溫暖氣候的召喚,陸續北飛,準備度過愉快的夏日時光時,有一群候鳥卻由南方赤道來到台灣度假,孕育下一代。
到台灣過暑假的夏候鳥
這群在台灣過暑假的候鳥,稱為夏候鳥,其中以燕鷗的數量最多,喜歡群居於無人海島的岩石區、懸崖,進行產卵、育雛的傳承工作,而位於東亞候鳥遷徙路線上有馬祖列島,因附近海域擁有豐富的漁產資源,能提供燕鷗源源不絕的魚類食物,故包括白眉燕鷗、紅燕鷗、蒼燕鷗、鳳頭燕鷗、黑嘴端鳳頭燕鷗等6種燕鷗鳥群,都選擇以花崗岩處處裸露的馬祖列島,做為繁殖之地,因而使馬祖成為稀有的燕鷗保護區。
馬祖再現 消失的神話之鳥
2000年,這個燕鷗保護區突然受到國際鳥友的重視,因為其中一度被認為絕種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出現在馬祖北竿的離島,當時,接受連江縣政府委託拍攝「燕鷗保護區紀錄片」的生態攝影師-梁皆得,在馬祖發現8隻黑嘴端鳳頭燕鷗成鳥、5隻雛鳥,並拍攝到該鳥類全世界首次的繁殖記錄。
被國際鳥類專家稱為「神話之鳥」的黑嘴端鳳頭燕鷗,頭部高豎著黑色羽冠,一身白、灰交錯的羽毛,黃色鳥喙前端則有一小節黑色的特有記號,長相極為可愛。專家估計,黑嘴端鳳頭燕鷗目前全球僅存不超過100隻的數量,為世界鳥類紅皮書「瀕臨滅絕」的等級,故馬祖的再發現讓國際鳥界相當重視。
賞燕鷗 目睹神話之鳥風采
夏季來馬祖賞燕鷗,以成為國內與國際鳥界的盛事。在馬祖燕鷗保護區的8個小島上,每年約有上萬隻的燕鷗在這裡聚集、繁衍,其中,以白眉燕鷗的數量最多,佔了三分之ㄧ。
若論燕鷗群低飛抵馬祖的時間,蒼燕鷗、紅燕鷗較早抵達,6月上旬就已孵出雛鳥;鳳頭燕鷗與黑嘴端鳳頭燕鷗,則在6月中旬出現;最後才是白眉燕鷗與黑尾鷗。
在馬祖的艷陽下,這群海鳥飛翔在天空中,展開求偶的愛情故事。在6到9月這短短的3個月內,馬祖會舉辦一系列燕鷗季的相關活動,當地旅行社在假日,也會由南竿福澳港、北竿白沙港發船,帶領民眾巡航燕鷗保護區內的小島。
每條賞燕鷗的船隻上,都會搭載解說員,為民眾導覽馬祖的燕鷗生態,當賞鳥船接近保護區內的小島時,遊客便可以在船上近距離看到振翅起飛的燕鷗從天空向下俯衝到海中,用鳥喙銜起魚兒,快速返回懸崖上的鳥巢,將魚餵給張大嘴巴的雛鳥,這幅生態界的奇特景象,每每讓來此的旅客大感驚奇。
千蝶舞花海陽明山賞蝶
時令擺脫「後母臉」的春天,進入初夏的溫暖5月,繽紛野花為陽明山妝點出嬌美的山容,吸引漫天飛舞的蝴蝶來此訪花採蜜。與蝴蝶不期而遇,是盛夏山林裡最美麗的邂逅。
台灣的蝴蝶世界
在昆蟲世界中,蝴蝶是最受人類歌頌的美麗生物。蝴蝶的成蝶有3對腳,翅膀的透明翅膜上,密布彩色鱗粉,構成繽紛多彩的斑紋,被歸為節肢動物的鱗翅目昆蟲。蝴蝶動靜皆美,除了變化萬千的美麗翅膀外,飛行姿勢、速度、停姿、品種的特殊性都是觀察的重點。
過去被譽為「蝴蝶王國」的台灣,在最高峰時估計約有400多種蝴蝶,陽明山國家公園、烏來、角板山、巴陵、拉拉山、太平山、谷關、梨山、阿里山、惠蓀林場、埔里、溪頭、美濃、六龜、墾丁國家公園、社頂公園、南仁山生態保護區,甚至蘭嶼、綠島都可以看到蝴蝶的蹤跡。若以單位面積計算,屬世界之冠。多年來,在保育團體不斷地呼籲與付出實際保育行動之下,台灣的蝴蝶品種與數量逐漸復甦,「賞蝶」已成為春夏交接之際,都市人熱門的旅遊活動。
陽明山賞蝶去
以北灣賞蝶勝地-陽明國家公園而言,因為擁有多變的植物群落形態,共孕育出多達168種蝶種,每年5至8月是此地蝴蝶數量最多的月份。因此,在每年的5月,陽明山國家公園都會推出一年一度的蝴蝶季活動,到了梅雨季節結束後的6月,蝴蝶開始增多,7月達到蝴蝶最多的巔峰期,步道旁盛開的野王澤蘭,總吸引了上百、上千集青斑蝶造訪。
在蝴蝶季期間,園區內的101甲 縣道沿線、二子坪至清天宮路段,會出現數量龐大的青斑蝶、小青斑蝶。這群斑蝶科的蝴蝶們會趁著晴朗無風的清晨,往大屯山區那邊飛去;途中,牠們聚集於澤蘭花叢開採蜜,造成「千蝶舞花海」的壯觀場面。
除了青斑蝶、小青斑蝶、斑蝶科的端紫斑蝶,圓翅紫斑蝶、華斑蝶,鳳蝶科的大鳳蝶、烏鴉鳳蝶、白紋鳳喋和黑鳳蝶,峽蝶科的黑端豹斑蝶、石牆蝶及三線蝶類等,都是此地常見的蝶類。
觀賞蝴蝶有秘訣
想要飽覽蝶姬們的翩然妙舞,必須選對適合的賞蝶時間。一般來說,最好趁蝴蝶由蛹羽化成蝶。(這過程稱為「發生」)的時候,尤其是大群蛹羽化成蝶的「大發生期」,最適合觀察。
此外,由於蝴蝶是冷血動物,只在晴朗的白天活動,因此當太陽光達到特定強度時,他們才會張開翅膀,在吸收足夠的太陽熱能後,開始飛舞。所以陰天時,反而很難老到牠們的蹤影;不過,牠們也無法忍受太高的氣溫,溫度太高時便會躲到樹蔭、草叢處歇涼。
通常,有花的地方就有蝴蝶可賞。民眾賞蝶時,身邊最好攜帶蝴蝶圖鑑,當場對照,以方便辨別、認識蝴蝶,蝴蝶對於人類有敏感的警覺力,因此每當接近牠們時,觀賞動作必須小而緩慢,也必須注意不要先讓影子接近蝴蝶,否則人未靠近,這群漂亮蝶姬就會先被我們的影子嚇飛。若是預算許可的話,最好準備望遠鏡,透過一段距離觀察蝴蝶,較不易驚擾到他們。
蝴蝶不一定都愛探花採蜜,許多大型又漂亮的蝴蝶有逐臭習慣,偏愛在積水、糞便、動物尿液、腐爛水果上徘徊取食,所以找尋蝴蝶時,千萬別只注意花叢,路的幽暗角落,最具「味道」的地方,比較有可能和這群蝴蝶仙子產生最美運的邂逅!
賞蝶,是維護蝴蝶資源、保育環境的第一步,藉由認識牠、關懷牠,進而保育牠,台灣的生態才有希望。
森林的星光阿里山賞螢
小小的螢火蟲,因為會發光發亮,在夜晚創造出閃閃如繁星的美妙景象,讓許多騷人墨客甘心將它納入詩詞、歌謠中,吟唱出一首首詠螢詩,「輕羅小扇撲流螢」的浪漫,引人沉醉夜晚納涼的優閒。
天然發光體的發光小秘密
在所有生物鐘,會自己發光的動、植物並不多,而螢火蟲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這是因為螢火蟲的腹部末端具有發光反射器,內含類似脂肪的螢光素,經過螢光酵素催化,與空氣接觸後氧化,進而發光。發光的目的是為了警告敵人勿接近,或作為求偶的訊號,但有時情緒緊張時癟會發出亮光。
螢光是一種安全、能量低,卻能放射極大亮光的光源體,自古就被廣為利用。除了古人採集螢火蟲在夜間照明外,日治時代台灣原住民也曾利用台灣體型最大的螢火蟲「山窗螢」,取出他們的螢光酵素,塗抹臉上,在夜晚突擊、驚嚇日本人。
提燈使者的秘密基地
營火蟲原本是台灣到處都有的小昆蟲,從平地到中海拔的山區,都能見到他們的蹤跡。不過,螢火蟲對於生長環境要求嚴格,不能有一點水源污染與光害。因此,隨著山坡地、沼澤的開發,河川、水源的汙染,人為光源的設置等,螢火蟲一度芳蹤渺無,僅在人為干擾較少的山區偶見蹤跡。
近20年多來,台灣重視生態保育,許多有心復育螢火蟲的團體、社群,積極防治污染、減少人為干擾,恢復了乾淨、原始的螢火蟲棲地環境,讓這位美麗的提燈使者重現螢火點點的盛況。
時至春末夏初,螢火蟲破蛹而出,大放螢光的「大發生」訊息,便會從台灣各地熱烈放送。螢火蟲會大量出現的地區,以台北平溪、新竹內灣、南投鹿谷、嘉義阿里山,以及花東縱谷等地最為知名,當地的休閒農場、民宿也都會在這段期間相繼舉辦賞螢活動。
圖片來源:http://www.hotel.com.tw/TravelnewsD.asp?iNo=2139 到阿里山與螢共舞
全台灣的螢火蟲種類極多,包含黑翅螢、紅胸黑翅螢、台灣山窗螢、大端黑螢、黃緣螢、赤腹櫛角螢、雙色垂鬚螢……等61種,而分佈阿里山區的螢火蟲約佔20餘種,使得阿里山成為台灣知名的賞螢地點。
在4月上旬到6月上旬,阿里山區正逢黑翅螢大發生,只要是不下雨、沒有月光的夜晚,都有機會看到數十萬至十多萬隻的螢火蟲聚集在森林裡,如同燈泡般,掛在草叢、樹枝上,一明一暗地傳送光的神奇,將寂靜幽暗的山區點綴的亮亮,彷彿天上繁星降落凡間。
今年,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結合瑞理、太和、里佳、豐山、奮起湖等地20個社區、60幾家民宿,推出「與螢共舞」相關活動與優質賞螢套裝行程。
乘流而來澎湖賞綠蠵龜
澎湖群島像灑落於台灣海峽的七彩琉璃珠,來自南海的溫熱洋流,成就澎湖海域的海洋生命力,也培育出絢麗豐富的珊瑚礁海底世界、細柔潔白的沙灘,年年更吸引海洋嬌客-綠蠵龜來此覓食、交配、產卵。
神秘的海洋生物-海龜
海龜,是迴游大洋的海洋生物,優遊於廣闊的海洋中,導致人類很難詳細追蹤、調查他們撲朔迷離的身世。目前,全世界共有7種海龜,在台灣附近海域活動且被紀錄過的海龜種類則以綠蠵龜、赤蠵龜、玳瑁、欖蠵龜、以及革龜等5種。
根據海洋大學教授程一駿的研究觀察,在這5種海龜中,僅有綠蠵龜、赤蠵龜會在台灣東部、南部沿海及離島沙灘上岸、產卵,不過受到棲地破壞、過度捕殺的影響,如今只剩下綠蠵龜在澎湖望安、蘭嶼等人煙稀少的沙灘上偶見蹤跡。
解讀台灣綠蠵龜
以海草、大型藻類為主食的綠蠵龜,俗稱黑龜或石龜,屬於已瀕臨絕種、受到華盛頓公約保護的稀有動物。成熟的綠蠵龜母龜,通常在每年5、6月,季節轉入炙夏時,展開繁衍下一代、上岸產卵的工作。
澎湖望安、台東蘭嶼是綠蠵龜在台灣的主要產卵地,程一駿教授長期追蹤這兩地的綠蠵龜,發現牠們的基因都是來自印度太平洋地區的一個古老綠蠵龜族群,但相互間已沒有往來交流,各自的生活形態也不太一樣,如望安的母龜體型就較蘭嶼母龜為小,上岸的次數較多,產卵洞挖得較深,產卵間隔天數也較長。產卵季時,這兩地的母龜平均每10到 14天都會上岸一次,選擇沙、草交界的草地產卵,總共約產下1到9窩的卵,每窩含50到150粒如兵兵球大小的龜卵。這些龜卵經過46至55天的孵化,便會誕生小海龜寶寶。這些怕熱、又要躲天敵的小海龜,會在夜晚氣溫較低時爬離沙灘,朝海洋奮力前行,開始牠們的一生。
綠蠵龜最後的天堂
海龜在大洋的行蹤非常神祕,每隔數年會千里迢迢,游上數百到數千公里,精準地回到出生地交配、產卵。為了這群稀客,台灣在澎湖望安地區,規畫了綠蠵龜保護區,並在當地設置綠蠵龜觀光保育中心,一方面希望能為全球保育海龜的行動付出點心力,另一方面也希望能藉此幫助台灣民眾認識綠蠵龜。
除了觀光保育中心的設立,目前,望安也已展開各項生態經管的社區參與計畫,成立沙灘巡護員、培育解說志工、推行綠蠵龜生態觀光活動,擴大民眾的參與面,而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也與海洋大學、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等多個單位合作,在今年6月28日 至8月29日 共同舉辦「2009望安綠蠵龜生態研習營」,以3天2夜的行程,帶領民眾了解台灣海龜生態、進行沙灘棲地觀察、參訪望安海龜收容救護場……等,期望以旅遊的方式帶領大家了解保育綠蠵龜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藉由正確認識海龜生態,能讓我們學會如何與大自然共處,並於其中學會尊重大自然,如此才能讓我們繼續保有望安-這片難得的綠蠵龜龜生態天堂。
※資料來源:長榮航空unity,2009,5-6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